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愈演愈烈,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水利、铁路、公路、矿区开采等建设造成的大量高边坡(土方开挖高度大于等于20米的边坡),受到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成为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和工程事故的多发地段。边坡的稳定性与防护方法,影响着工程的建设投资和安全运行,甚至不少高边坡工程成为制约工程进度和成败的关键,也是当地生态治理的关键。
目前,在国内外应用较为普遍的边坡生态防护技术是采用植物或植物与非生命材料相结合的方式,代替纯工程防护方式,起到稳定边坡和防止侵蚀的作用。利用植物防护坡面,既可以防止雨滴击溅,减小径流量与产沙量,减缓径流流速,增加土壤下渗,又可以增加坡面糙率,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在土石质边坡整体稳定的情况下,利用植物根系涵水固土的原理来**坡面层的稳定,起到美化环境、保护生态的作用,更有自然感。植物护坡是涉及岩土工程、生态、植物、土壤、景观等方面的一项综合工程,亦是涉及工程力学、生物学、土壤学、肥料学、园艺学、环境生态学等学科的综合科学。
在高边坡治理过程中,结合工程护坡厚层基材开展植被护坡,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中较为**的一种。在笔者参与的江苏徐州某煤矿塌陷区综合整治项目中,建设人员通过此种技术在传统工程护坡基础上进行生态环境恢复、植物群落重构、生态系统重建,取得良好效果。结合该项目,笔者认为,高边坡生态防护与修复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在此类工程中,植物选择尤为重要。施工人员要根据采空地面塌陷区的具体情况恢复植被,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因此,首要任务就是选择能在恶劣条件下种植成活的先锋植物。综合考虑边坡类型、坡度和气候情况,采用草、草花、竹子、藤本攀缘植物、灌木、乔木相互搭配是.为理想的模式。以草本植物为先锋植物,为乔木和藤本生长提供一个较好的生态环境。藤本植物适合于比较高陡且凹凸不平的弱风化岩和中风化岩的生态修复;灌木的根系比较发达,适应性和抗逆性强,在土石边坡和强风化岩边坡增加灌木的应用,形成不同层次的生态护坡,既能提高边坡生态防护效果,又可增加景观层次。乔木树体高大,根系发达,在土石边坡上可配合灌木使用。
在高边坡生态修复中,所选植物要根系发达,以形成网状结构,进而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同时具有多年生的特点,便于养护管理。为此,在该项目中大量运用藤本攀缘植物进行垂直绿化。在攀缘植物中,人们.熟悉的莫过于爬山虎。爬山虎又叫地锦、爬墙虎,葡萄科爬山虎属落叶多年生木质大藤本。它的根系.深能够达到2米,叶片上有较厚的角质层,可以耐50℃高温,在北方大部分地区还能露天越冬,而且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病虫害较少,具有良好的耐旱、耐热、抗寒、耐瘠薄能力。